2017年以来,伊春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省局的关心指导和伊春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以开展“干部队伍作风整顿”活动为契机,全面部署我市食品药品监管各项重点工作任务,使伊春本地没有发生一起重大食品药品安全事件,确保了全市人民群众的饮食用药安全。
一、上半年工作总结
(一)落实“四有两责”,食品药品安全稳定向好。
1.单位基本情况:
自2015年机构改革后,伊春市所辖的15个区均设立了分局,受市级垂直管理;嘉荫县和铁力市设市场监督管理局,由地方政府分级管理。目前我市基层单位共有监管执法人员166人,我们积极与当地政府协调,争取公益性岗位6人,充实监管队伍。
2.强化全覆盖与双随机监管相结合,落实监管责任。
结合我市创文,采取地毯式检查,做到任务到岗、责任到人,对监管对象逐户监管,逐户登记,确保监管底数清、状态明,目前,我市监管企业总数14902户,其中:食品生产企业205户,加工小作坊640户,销售单位6085户,餐饮企业5131户,酒类专卖161家;药品生产企业9户,经营企业626户,医疗机构524户;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企业262家,保健食品生产经营企业542家,化妆品经营企业718家。同时,严格落实《“双随机、一公开”实施细则》,确定检查项目、执法检查人员,随机抽查监管对象,对风险隐患大、投诉举报多、列入经营异常名录、有严重失信行为和严重违法违规记录等情况的市场主体,列为重点监管对象,增加检查频次,并严格按照要求录入平台,规范行政执法行为。
3.深入开展食品药品监督抽验工作,加强事中事后监管。
积极寻求地方财政支持,通过向市主要领导汇报争取,邀请人大、政协及有关职能部门、媒体单位视察食品药品检测工作,获得政府的重视与支持,检测经费逐年得到提高,今年食品药品检测经费达到 140万。上半年,全市共组织流通领域食用农产品监督抽检180批次,抽检合格率100%;完成药品监督抽验103批次,药品检验43批次,不合格0 批次;抽取化妆品样品11个批次,已全部送至省食品药品检验检测所进行非法添加方面的检验。我们还对2016年监督抽检不合格食品生产企业及辖区监管部门进行了责任约谈,积极引导企业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自觉提升质量安全管理水平。
(二)重拳出击,坚决打击食品药品违法行为。
1.强化重点,积极开展各类专项整治。
一是扎实推进“食安龙江”百日行动,共出动执法人员1818人次,出动执法车辆166台次,检查企业2889家次,查处无证经营4户,受理和处理消费者投诉和举报30起,监督抽检35批次,有力保障元旦、春节期间和冬季冰雪旅游旺季等特殊时段食品安全。二是针对社会关注热点,结合我市实际,先后开展了春季流通环节食品安全检查、白酒现场制售经营情况排查、日本辐射区食品专项检查、中药注射剂提取环节监督检查、散装食品经营规范整治、药品生产企业季度检查、中高考期间食品安全保障等一系列的专项活动,切实消除食品药品安全隐患。三是周密部署,出色完成了中央首长贾庆林来伊调研等重大餐饮服务安全保障工作12次。
2.部门协作,联合执法侦办大案要案。
经过与市公安部门多次沟通协调,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每季度召开一次,如遇重大事情可随时召开;在我局成立警务室,并各自确定了日常监督检查执法人员和联络员,根据日常监督检查内容,明确联合执法的重点和案件的查处;建立数据共享平台,实现举报信息的互相自动转接。上半年,与公安机关联合查处一起非法渠道采购医保药品案件和一起网络销售化妆品假冒商标案件,涉案金额达200多万元。
3.受理投诉,规范食品药品市场秩序。
今年我们以群众投诉举报案件和核查处置为线索,严格查处食品药品违法案件。上半年共接收投诉举报信息194件,同比增加40%,受理61件,处理结果的满意率达到100%,无行政复议等情况的发生。对食品药品违法行为立案23起,结案19起,收缴罚没款54.5万元。
(三)宣传教育,营造食品药品监管良好氛围。
积极开展“3.31”食品药品投诉举报宣传日、食品药品安全宣传周、“科技活动周”等主题活动,选拔宣讲员开设食品安全大讲堂,进校园、进社区、进企业广泛宣传食品药品安全知识,印发宣传资料2700余份,制作宣传板宣传条幅20张。同时,花费40万购置了LED全彩显示屏,每天滚动播放食品药品安全知识,进一步强化宣传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我们还针对食品药品监管对象建立了微信群,宣传食品药品法律法规和安全知识,与业户互动交流、答疑解惑,传递食药安全正能量。
(四)加强培训,着力提高监管队伍素质。
在3月份举办了行政执法培训班,聘请了伊春市检察院、市公安局、林都律师事务所的老师分别讲解了如何预防职务犯罪、行政处罚法及询问笔录的制作要求、行政执法常见问题分析及常见违法行为等方面的知识,进一步提升了执法人员综合法律素质,规范了行政执法行为,提高了执法人员的行政执法能力。
二、下半年重点工作安排
(一)主动适应新常态,加强食品药品安全风险管控。
在监管中围绕落实辖区监管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通过严格“全覆盖”、“网格化”、“痕迹化”风险分级监管,综合运用飞行检查、跟踪检查、监督抽检、风险监测、飞行检查、专项检查、“双随机”检查和日常监督检查等不同方式,加大监管力度,真正构建起基于风险管理的常态化监管机制,提升监管工作效能。
(二)运用大数据+食药监管,探索建立食药监管新模式。
结合我局实际,坚持推行智慧监管,充分发挥新科技在食药监管中的作用,运用大数据等推动监管创新,推动互联网+食药监管,有效提高食药监管智能化水平。目前,我局正与电信公司沟通,拟委托北京汉邦高科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为我局量身打造智慧食药监管系统,实现数据指挥中心、远程实时监控、APP辅助办公等功能,通过“线上监管”和“线下监管”相结合,有效解决监管对象多与监管人员少之间的矛盾。
(三)严厉打击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的行业“潜规则”。
要继续以查处重大案件为核心,针对与人民群众日常生活关系密切、问题突出的重点领域和重点产品,探索运用“非常规”检测,提高自主抽样检验频次,拓宽案件来源渠道,深入开展专项执法行动,严厉打击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的行业“潜规则”。进一步完善行政执法与日常监管的衔接机制,坚持处罚打击和监督整改并举,形成稽查办案与日常监管合力,发挥最大效能。与司法机关密切配合,细化案件线索通报、案件移送、协助检验认定等程序和内容,增强联合打击食品违法犯罪合力。